證券市場的規范運行,既關乎投資者合法權益的保護,也深刻影響著金融市場的健康穩定與長遠發展。3月27日,北京金融法院召開《北京金融法院證券糾紛審判白皮書》(下稱《白皮書》)新聞發布會,發布證券糾紛案件審判工作情況、典型案例及機制創新成果。
《白皮書》顯示,2021年3月至2024年12月,北京金融法院共受理證券糾紛案件9246件,標的總額達438.24億元。總體上看,證券糾紛案件數量持續保持高位。從案由分布看,證券糾紛中最主要的案由為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
證券糾紛案件數量高企的背后,體現出我國針對證券市場違規違法行為不斷加強監管力度。北京金融法院審判第二庭庭長丁宇翔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治理手段的強化,監管資源力度的持續加大,資本市場“嚴”的氛圍持續鞏固并不斷強化。
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為最主要案由
近年來,北京金融法院受理的證券糾紛案件數量持續保持高位。《白皮書》顯示,2021年3月至2024年12月,北京金融法院共受理證券糾紛案件9246件,證券糾紛收案數占北京金融法院民商事案件收案數的44.07%,繼續保持高位。
從案由分布看,北京金融法院受理的證券糾紛中,占據首位的是證券欺詐責任糾紛案件,有9101件。其中,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案件數量占證券欺詐責任糾紛案件的99.7%。
“證券糾紛中最主要的案由為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北京金融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薛峰指出,從行為表現看,虛假陳述行為包括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重大遺漏以及未按規定披露。財務造假是具體的虛假陳述表現,也是最為常見的違法行為。從行為目的看,虛假陳述行為包括誘多型虛假陳述與誘空型虛假陳述。在北京金融法院受理的57個系列案件中,涉及誘多型的虛假陳述是大多數,共53個。
據《白皮書》披露,當前,證券糾紛案件正呈現出一系列新特點,如被訴主體范圍不斷擴大,涉境外上市發行人案件日趨增多等。此外,隨著證券市場法治化進程推進,內幕交易與操縱市場的民事索賠逐漸增多。
“司法案件與金融改革的高度關聯性,需要我們不斷深入研究市場基礎制度重大改革中的新情況、新問題,依法維護投資者的權益,營造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和法治環境。”薛峰說,隨著融資渠道不斷豐富,金融創新產品結構和交易模式將更趨復雜化和專業化,疊加資本市場的發展變化情況,投資者的權益可能會受損。
堅持立體化追責 不斷探索審判機制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違規違法行為屢禁不止,嚴重的損害了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薛峰在會上強調,證券市場直接關系著廣大中小投資者的切實利益,北京金融法院加大對違法主體的懲戒力度,進一步暢通投資者的維權渠道、增強投資者的獲賠可能性,從而做實證券市場工作人民性的要求。
北京金融法院審判第二庭法官李方回答證券時報記者提問時表示,在近年證券糾紛當中,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違規引發的證券糾紛案件占比較大。北京金融法院采取了一系列司法舉措,包括暢通投資者維權渠道,優化訴訟服務效能;完善損失認定標準,創新損失核算模型;壓實看門人責任,強化中介機構追責等。
近年來,北京金融法院積極探索與實踐證券糾紛案件審判機制,比如探索實踐“雙軌雙平臺”證券糾紛解決機制,“審庭百問”要素化審理模式,推動適用“多因子遷移同步對比法”計算投資損失等,著力降低投資者的維權成本,提高審理效率,最大限度保護投資者權益。
當前,證券糾紛類案件尤其是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案件,投資者起訴發行人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監高以及中介機構要求相關責任主體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已經成為常態化。李方指出,在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案件中,北京金融法院堅持“追首惡、懲幫兇、精準追責”的立體化追責機制,強化對發行人、控股股東、中介機構等主體的責任追究,以維護資本市場秩序和投資者權益。
“未來,隨著特別代表人訴訟的推廣及損失核算技術的完善,證券虛假陳述案件的投資者權益保護將更高效、公正,進一步凈化資本市場生態。”李方說。
合力推動證券市場法治化建設
保護好投資者合法權益只有“進行時”,做好這項工作離不開多方合力。為此,《白皮書》圍繞證券市場法治化建設,對不同的市場參與主體提出建議。
發行人披露的信息是投資者作出價值判斷和投資決策的前提。《白皮書》建議,發行人完善治理結構和內控管理,強化底線要求,以提升透明度為目標,以投資者需求為導向,完善信息披露標準,優化披露內容,增強信息披露針對性和有效性。
中介機構是資本市場的“看門人”。《白皮書》建議,證券服務機構依賴保薦機構或者其他證券服務機構的基礎工作或者專業意見出具專業意見的,應對其所依賴的基礎工作或者專業意見進行審慎核查和必要的調查、復核,排除職業懷疑并形成合理信賴。
實踐中,不少影響惡劣的上市公司欺詐發行、財務造假等行為是由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組織、指使發行人而實施。《白皮書》建議,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嚴格依照法律法規、相關規范性文件和公司章程規范行使權利,嚴格履行其做出的各項公開承諾,維護公司和全體股東的共同利益。
對于投資者,《白皮書》強調樹立理性投資理念,提高風險防范意識。《白皮書》還建議,投資者在證券虛假陳述民事索賠中應抱有合理預期,避免提出脫離因果關系的過高請求金額導致額外的訴訟費等訴訟成本。
校對:王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