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深耕電子、機械設備兩大行業,被調研標的超六成實現正收益,3月以來,券商調研A股上市公司路徑圖逐漸清晰。W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27日中國證券報記者發稿時,滬深北交易所共有543家上市公司接待券商調研,其中電子、機械設備行業上市公司相對更受青睞,醫藥生物等行業上市公司也獲得券商密集調研。
結合對政策及行業基本面的分析,業內人士認為,二季度預計電子行業業績仍有較強支撐,板塊有望取得較好表現;中醫藥產業有望迎來高質量發展,預計未來頭部企業外延并購節奏有望加快。
543家公司接待券商調研
從單家上市公司接待券商調研情況看,主營印制電路板、封裝基板、電子裝聯等業務的深南電路,3月以來累計接待前來調研的券商51家次,數量在同時期接待券商調研的上市公司中高居第二位。公司披露的調研紀要顯示,PCB相關話題是機構調研時的重點,公司PCB業務近年來擴產規劃、2024年公司PCB業務營業收入及毛利率變動原因、PCB業務在汽車電子領域產品布局情況等被頻繁問及。對此,深南電路表示,公司PCB業務在2024年充分把握算力以及汽車電子市場的機遇,實現營收和利潤的穩健增長。
像深南電路這樣,3月以來獲得券商“登門拜訪”的A股電子行業上市公司還有76家,電子行業也是券商3月調研最關注的方向,芯源微、晶豐明源、匯頂科技、立訊精密、國芯科技、盛美上海等上市公司,3月以來接待券商調研頻次均在30家次以上,機構關注熱度較高。從上市公司披露的調研紀要看,主營業務布局及未來可以拓展的方向、毛利率等重要財務指標的變動情況及原因、公司在研發方面情況如何、公司后續發展規劃等是機構調研時比較關注的問題,AI發展對公司產品提出哪些需求、公司在AI/AR眼鏡方面有什么進展等與AI相關且市場關注度較高的話題,在調研中也被機構所關注。
從整體行業分布情況看,W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27日記者發稿時,3月以來共有543家上市公司接待券商調研,機械設備行業共有71家上市公司接待券商調研,數量僅次于電子行業,券商年內調研繼續深耕電子、機械設備行業的“口味”仍未發生改變;醫藥生物、基礎化工、計算機、汽車、電力設備等行業上市公司,3月以來也獲得券商較為密集的調研。煤炭、社會服務等行業盡管3月以來在31個申萬一級行業中漲幅居前,但行業內上市公司同時期卻較少獲得券商調研。
電子、中藥等板塊投資機遇獲看好
從二級市場表現看,截至3月27日收盤,前述543家上市公司中,有333家3月以來實現正收益,占比超過六成。從行業板塊表現看,3月A股價值風格階段性走強,電子和機械設備行業在31個申萬一級行業中排名較靠后,而醫藥生物等行業表現相對較強。
作為科技成長方向值得布局的主線之一,電子行業后市投資價值仍然獲得機構看好。華安證券研究所副所長、首席經濟學家鄭小霞認為,AI硬件升級助力電子行業從估值提升階段過渡至業績支撐階段,今年在DeepSeek帶動整體算力需求繼續增長以及“兩新”政策擴圍至消費電子品類等事件帶動下,二季度預計電子行業業績仍有較強支撐,板塊有望取得較好表現。
對于醫藥生物行業,近期出臺的中藥領域利好政策引發業內廣泛關注。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于提升中藥質量促進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針對8個方面提出21項重點內容。在國泰君安證券醫藥首席分析師丁丹看來,預計未來頭部企業外延并購節奏有望加快,優質中藥產品有望脫穎而出,中成藥集采有望實現優質優價,推動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從二級市場近期熱點主題看,“深海科技”表現較為活躍,盡管近期有所回調,但Wind深海科技指數3月以來累計漲幅仍超過13%,明顯跑贏上證指數。就深海科技發展對機械設備行業帶來的投資機遇而言,東吳證券機械行業首席分析師周爾雙認為,在政策催化下,深海科技產業發展提速,用于海洋資源勘探、開采、加工和儲運的核心船海裝備有望受益,當前時點建議關注有基本面支撐的優質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