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基礎設施領域迎來新利好!
可控核聚變重大突破
概念股5月開門紅
5月份首個交易日,A股市場迎來開門紅,早盤上證指數漲至3300點以上,深證成指突破10000點。科技類題材全線爆發,可控核聚變、超導、稀土永磁、華為鴻蒙、數字貨幣、光通信等指數漲幅領先。
可控核聚變板塊漲幅最高,概念股久盛電氣(301082)今日高開,開盤不到5分鐘,股價便封住“20cm”的漲停板。其他概念股如合鍛智能、雪人股份、永鼎股份、海陸重工、蘭石重裝均漲停。
消息面上,據新華社,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組織官網4月30日宣布,其已完成反應堆“電磁心臟”——世界最大、最強的脈沖超導電磁體系統的全部組件建造。該成果被ITER稱為“里程碑式的成就”,標志著人類向實現可控核聚變能源邁出關鍵一步。
國家加大投入支持長遠性數據基礎設施建設
據央視新聞,從國家數據局了解到,國家將繼續加大中央財政資金投入,支持地方、行業建設一批基礎性、公益性、長遠性數據基礎設施項目;用好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加快構建國家數據基礎設施架構;面向“十五五”加快研制國家數據基礎設施規劃。
2025年1月6日,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數據局、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印發的《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指引》(簡稱《指引》)正式公布。這是國內關于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建設的首個文件。
在當天舉行的國家數據局專題新聞發布會上,國家數據局副局長沈竹林表示,《指引》明確了行業、區域、企業數據基礎設施在國家數據基礎設施中的定位,圍繞數據流通利用、算力底座、網絡支撐、安全防護等部署了建設任務,為各地區、各行業、各領域結合實際,因地制宜開展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指明了方向。
在數字經濟時代,數據已成為基礎性、戰略性資源,成為關鍵生產要素,賦能賦值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的各個環節,并支撐勞動力、資本、土地、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的網絡化共享、集約化整合、協作化開發和高效化利用。
國家數據基礎設施是制度、技術、應用的有效承載,是釋放數據價值的物理依托。研究機構預測,數據流動量每增加10%,將帶動GDP增長0.2%,數據流動對各行業利潤增長的平均促進率為10%左右。
高增長的數據基礎設施概念股揭曉
據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A股市場涉及數據基礎設施題材(含算力、云計算、數據要素、數據安全、5G等)的股票多達278只。截至4月30日,這些概念股合計A股市值超7.1萬億元。今年以來,共13股累計漲幅超50%,其中并行科技、科泰電源、芯原股份、拓維信息、勝宏科技漲幅靠前。
業績方面,今年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超20%(含扭虧為盈)的數據基礎設施概念股有90只,其中18股凈利潤扭虧為盈,包括寒武紀-U、佳都科技、華勝天成、大智慧、思瑞浦等。
以寒武紀-U為例,公司是國內AI芯片龍頭,今年一季度實現凈利潤3.55億元,上年同期虧損2.27億元。報告期內,公司持續拓展市場,積極助力人工智能應用落地,使得營收同比大幅增長。
除扭虧股外,凈利潤增速靠前的還有博創科技、仕佳光子、拓維信息、中科星圖、指南針等。
機構扎堆看好
多只細分龍頭上漲空間大
從未來增長潛力來看,上述90只一季度業績大幅增長的數據基礎設施概念股中,根據5家以上機構一致預測,今明兩年凈利潤增速均有望超20%的有38只。機構預測凈利潤增速均值100%以上的有7只,分別是寒武紀-U、仕佳光子、勝宏科技、思瑞浦、聞泰科技、東山精密、指南針。
估值水平方面,截至4月30日收盤,這38只高增長潛力股中,9股滾動市盈率低于30倍,如新易盛、立訊精密、中際旭創、滬電股份、順絡電子等。
新易盛滾動市盈率為15.58倍,排在最低位置。今年一季度,公司實現凈利潤15.73億元,同比增長384.54%。中信建投證券認為,新易盛盈利能力非常出色,得益于產品結構優化及規模效應,毛利率持續提升。隨著800G及1.6T等高端光模塊產品開始批量化出貨,盈利質量有望進一步提升。
經過前期的大幅調整,不少股票投資性價比逐漸顯現。據數據寶統計,以4月30日收盤價與機構一致預測目標價相比,18股上漲空間逾30%,包括天孚通信、新易盛、滬電股份、勝宏科技、聞泰科技等。
天孚通信上漲空間為78.76%,排在第一位。國盛證券研報認為,受益于AI行業加速發展,全球數據中心建設帶動高速光器件產品需求的持續穩定增長,天孚通信作為光模塊上游龍頭廠商,有望深度受益于光模塊速率升級、CPO的加速滲透以及其他光通信新產品的快速切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