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香港數字銀行眾安銀行(ZA Bank)公布2024年全年業績。
2024年眾安銀行實現總收入5.48億港元,同比增長52.6%,其中凈利息收入4.89億港元,同比大漲86%。盈利方面,年內凈虧損2.32億港元,較2023年縮減1.67億港元,虧損率由2023年同期的111%收窄約69個百分點至42%。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眾安銀行存款余額同比增長65.9%至約193.99億港元,貸款總余額同比增長7.9%至約57.82億港元,存貸比為29.8%。
圍繞凈息差、存貸款業務、投資理財產品、用戶增長等問題,眾安銀行行政總裁吳忠豪于4月30日接受了包括界面新聞記者在內的媒體采訪。
凈息差提升至2.41%,個性化定價策略是關鍵
眾安銀行凈息差從2023年的1.94%提升至2024年的2.41%。
該表現優于同業,根據香港金融管理局去年12月發布的報告,零售銀行凈息差在2024年首3季收窄至1.50%。
吳忠豪表示,多元化產品以及個性化的定價策略是息差走高的原因之一。“貸款方面,針對不同的風險,我們有不同的定價策略;存款方面,我們的產品也非常完善,包括靈活的定期,高息的活期產品等。”
一方面,高息活期產品有利于吸收存款。2024年,眾安銀行存款業務增長65.9%至約193.99億港元,總資產規模亦上升60%至超過220億港元。該行表示,此增長主要由“高息錢罐”等創新存款產品帶動,吸引了更多尋求新儲蓄及投資方法的用戶。
以“高息錢罐”為例,根據介紹,用戶完成相關活動挑戰可獲得最高共4.99%獎賞年利率,加上0.01%的港元活期基礎年利率,當月高息錢罐可享高達5%活期年利率。
“這種個性化的定價策略有助于提高眾安銀行的用戶粘性,尋找到交叉銷售的機會。”吳忠豪稱。
另一方面,“我們采取的是個性化定價,每個人得到的優惠、利率是不一樣的,我們會采用各式運營手法確保定價的‘千人千面’,以此優化我們的成本”。吳忠豪表示。
展望2025年,眾安銀行息仍存在息差下行的壓力。“香港市場與環球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緊密關聯,如果美國開啟降息通道,香港預計也會跟進,對息差形成壓力。”吳忠豪表示。
具體到存貸款,貸款方面,眾安銀行今年會繼續根據不同的風險推出不同的產品;存款方面,目前眾安銀行的活期、定期存款比大概是3:7,希望接下來可以調整得更平衡。
今年用戶擬破百萬,擬增港股投資服務
2024年,眾安銀行凈利息收入約占總收入的九成。
“目前我們的收入‘大頭’還是利息收入,去年我們的美股、加密貨幣等理財產品上線,希望今年可以提升交易投資板塊的收入貢獻占比,降低對利息收入的依賴度。”吳忠豪稱。
不過,吳忠豪也預計,預計2025年利息收入仍是收入“大頭”,因為眾安銀行部分理財產品上線不久,業務增長還有待發展。
2024年2月,眾安銀行宣布正式推出美股交易服務;同年11月,眾安銀行推出加密貨幣交易服,正式成為亞洲首間為零售用戶提供加密貨幣交易服務的銀行。
“投資區別于貸款、存款,這個領域的確需要時間累積用戶。我們希望通過雪球的滾動效應,把我們整個投資理財板塊做大,但預計還需要時間。”吳忠豪表示。
“在8家數字銀行里,我們的定位是提供多元化業務的一站式銀行,目前我們既有對公也有零售,零售業務里也有投資理財、保險、存款等產品。投資理財里,我們目前有基金、美股以及加密貨幣,仍缺港股,我們希望可以在今年推出我們的港股投資服務。”吳忠豪介紹。
用戶方面,2024年,眾安銀行零售用戶規模增長至超過80萬人,服務超過13%可使用銀行的香港人口。吳忠豪強調,“我們的目標十分明確,在2025年突破100萬用戶。”
“香港人口700多萬,同時18歲以上的用戶才能開戶。因此,我們認為要在香港市場達到百萬用戶級別,已經是一個里程碑。”吳忠豪表示。
據其介紹,目前眾安銀行的獲客策略是以產品來驅動、以口碑來驅動,希望獲得一些高質量的用戶。
同時,眾安銀行正致力成為新生代港人的理財首選,為本地年輕人、新來港專才,以及正步入人生新里程等用戶,提供真正貼近其財務目標與需要的解決方案。
“近來香港支持內地專才、高才來港,這部分人群其實有很多金融需求,我們希望通過一站式的服務,滿足他們的繳費、支付、理財需求,從體驗上更好地貼近這部分用戶。”吳忠豪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