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戰略部署,為新時代金融工作錨定方向。今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金融監管總局《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推動信托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旨在進一步加強監管、防范風險,推動信托業高質量發展。
信托公司作為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面對高質量發展的時代要求,必須順應金融變革的新實踐要求,有效發揮信托制度的功能和價值。近年來,中建投信托不斷深化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認識,秉承“誠信為本、合規經營”的企業核心理念,加快推進專業化、市場化變革發展,不斷提升服務國家戰略能力,奮力譜寫金融“五篇大文章”。
以黨建為引領,助力打造高質量發展強大動力
近年來,中建投信托堅定踐行政治性,堅定落實黨對金融工作全面集中統一領導的各項要求,把加強黨的領導貫穿于工作的全過程、各方面,確保方向不偏、力度不減。在中建投信托黨委帶領下,公司堅定樹立正確的政績觀、業績觀,堅持長期主義精神,持之以恒做打基礎、利長遠的工作;扎實回歸信托本源,把服務實體經濟放在首要位置,主動為實體經濟“輸血”“造血”;踐行普惠金融,拓寬城鄉居民財產性收入渠道,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質金融服務需求。
在中建投信托黨委帶領下,公司持續提升專業性,增強積極性、主動性,發揚專業主義精神,全面推進管理體系、制度流程、體制機制的升級優化,深化全面穿透式風險管理、合規管理、運營管理。公司積極推動員工隊伍在知識結構、經驗結構、能力結構等方面的重塑,持續夯實轉型發展的技術、能力與人才儲備,探索形成穩健的發展模式。
以服務實體經濟為天職,聚焦服務國家戰略
《意見》明確要求信托業要深刻把握信托業高質量發展的主要內涵,立足受托人定位,更好發揮信托機制功能作用,服務國家戰略,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中建投信托始終將自身發展融入國家戰略大局,通過深耕資產管理與資產服務領域,積極踐行金融“五篇大文章”,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
中建投信托在支持重大戰略和重點領域方面持續發力,深度參與助力綠色低碳循環經濟,積極服務中小微企業,并加強戰略性新興產業支持力度。2024年度,投資余額合計達到181億元,公司通過設立產業投資基金、資產證券化項目等方式,引導社會資本流向新質生產力行業和企業,助力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值得一提的是,中建投信托成功發行全國首單民營科技中小企業專項知識產權ABN項目,為中小民營科技企業開辟了新的融資渠道,推動了知識產權證券化的創新發展。
與此同時,在服務人民美好生活方面,中建投信托積極布局家族信托、家庭信托等新型信托業務,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財富管理、代際傳承等綜合金融服務需求。公司依托科技賦能,提升服務效率和風險管理水平,探索落地綠色信托、養老信托等業務,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多元化的金融解決方案,實現了支持國家戰略與服務民生的有機結合。
以高質量發展為首要任務,積極推動業務轉型
中建投信托堅持穩健轉型發展,明確推動差異化、特色化發展,逐步建立起以標品固收、另類固收為資管信托業務支撐,資產證券化、證券服務信托、財富管理服務信托、慈善信托為服務信托業務重點的“2+4”轉型業務體系。
錨定資產管理主航道,中建投信托以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為戰略支點,持續發揮信托功能優勢,加大區域經濟發展支持力度。同時,持續強化核心投研能力,豐富以“固收+”為主線的產品貨架,培育和打造主動管理類業務精品,打造資本市場業務差異化優勢。以科技信息為紐帶,公司將風控系統嵌入投資決策全流程,全面構建新型資產管理生態圈。
在夯實資產管理根基的同時,中建投信托正著力鍛造信托服務新勢能,以財富管理信托、證券服務信托、資產證券化為核心,構建起強有力的信托資產服務體系。以企業家辦公室為牽引,為企業主提供財富傳承、產業投融資、家族資產配置等綜合性金融服務。重點培育家庭服務信托、保險金信托、養老信托等特色業務,打造服務信托新標桿。在公益領域,中建投信托更是持續發力,慈善信托累計備案規模1.38億元,居行業前列。通過慈善先行、多服務綜合聯動的客戶解決方案,中建投信托既為企業家搭建回饋社會的溫暖橋梁,更讓信托工具成為共同富裕的加速器,助力美好愿景照進現實。
以構建核心競爭力為支撐,持續加強專業能力建設
中建投信托持續提升4項專業能力,即全面風險管理能力、專業投研能力、財富管理能力以及信息科技支撐能力,構建起支撐高質量發展的能力體系。
在全面風險管理能力方面,公司深化穿透式管理理念,重點夯實風控“四個提升”:提升操作風險管理力度,提升銷售適當性管理強度,提升標品業務管理深度,提升非標業務管理精度。
在專業投研能力方面,公司著力構建系統化投研體系,提高投研聯動和動態資產配置能力。通過完善投研機制,加強對自主管理類產品的投后業績歸因分析,從而提升投資策略的精準性與業績貢獻度。
在財富管理能力方面,公司根據財富管理業務的轉型任務需求,推動公司產品設計能力、客戶服務能力、資產配置能力和資源整合能力不斷提升,全方位滿足客戶多元化財富管理需求。
在信息科技支撐能力方面,公司雙管齊下加快業務轉型與風險管控數字化,以金融科技手段高效支持業務轉型與風險管控,提升財富服務信托自動化、批量化運營效率,提高資產管理信托交易結算能力。公司還積極搭建固有業務系統,通過擴大數字員工應用場景范圍,全面助力風險管控“四個提升”的數字化運作,持續豐富運營管理監控體系,為業務發展提供堅實的技術保障。
以金融創新賦能新質生產力,推進供給側改革
目前,金融業正大力推進供給側改革,通過生產關系的重構全面提升生產力,尤其是支撐新質生產力發展。中建投信托聚焦區域產業發展,依托自身資源稟賦,從“新”“舊”兩方面共同入手,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升級賦能傳統產業,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深度和廣度。
在支持新興產業發展方面,中建投信托通過設立綠色信托、碳排放信托等方式,引導社會資本向新能源、清潔能源等新質生產力行業聚集,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在賦能傳統產業轉型方面,公司通過知識產權信托、股權投資+上市公司賦能服務、供應鏈金融信托等多種方式,積極參與到支持傳統企業全生命周期發展過程中,助力傳統產業實現數字化、綠色化轉型。
2024年,中建投信托首單綠色產業員工持股計劃服務信托成功落地。項目首期成立規模3266萬元,合作企業為一家國內以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為業務主體的新能源行業頭部企業。該員工持股計劃服務信托為該企業113位員工共享企業發展成果提供了專業信托服務,充分踐行公司服務國家戰略、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使命擔當。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將全面深化改革推向縱深的關鍵之年。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建投信托將深入貫徹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刻貫徹落實《意見》要求,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宗旨,在服務國家戰略中找準坐標、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彰顯價值。(CIS)
校對:蘇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