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在湖北、河南南部等地,冬油菜和冬小麥的收割、春花生和春玉米的搶種正進行得如火如荼。與此同時,河南駐馬店以北地區的冬小麥正值灌漿期,是產量形成的最關鍵時刻,而東北等地的大豆、春玉米、水稻進入了播種高峰期。
在市場逐漸認同未來國內糧油市場供應能力持續增強的情況下,國內豆粕期現貨價格率先下滑,并且拖累小麥、玉米等糧食價格止漲回穩。
農田完善的基礎設施與局部降雨降低了干旱天氣的影響
“五一”假期期間,期貨日報記者與河南、河北、湖北、江蘇、黑龍江、陜西等地的糧食貿易商進行了充分溝通。
據記者了解,干旱對河南西部、南部及湖北部分山崗和坡地冬小麥生長影響較大,部分田地冬小麥已提前成熟。冬小麥產區只要農田基礎設施齊全,加上農民及時澆地,冬小麥長勢就好于去年同期,如河南遂平縣以北地區、河北、山東等地冬小麥長勢均較好。部分冬小麥產區出現了有效降雨,緩解了旱情。
各類糧食市場主體看漲小麥、玉米的情緒依然存在,部分糧商存在囤糧待漲心理。不過,黑龍江省的部分糧商認為玉米價格上漲難持久,理由有三點:一是庫存玉米、稻谷隨時會拋向市場;二是豆粕的大幅回調限制了玉米價格上行空間;三是玉米、小麥下游需求并無太多亮點。
南方冬小麥零星收割,北方冬小麥長勢良好
自2024年10月冬小麥播種至今,國內個別地區尤其是丘陵、山崗和坡地的麥田,在有效降雨不足的情況下,加上麥田的基礎設施落后和周邊水源地稀少,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干旱天氣的影響,如河南西部、南部山區受旱較重。
不過,從全國范圍來看,由于大部分麥田水利設施齊全,加上各級政府與農業部門的重視,以及廣大農民積極澆水,冬小麥整體長勢良好。業內人士預計,大部分地區冬小麥的品質和單產將提高。
湖北省荊州市好好吃米業公司總經理嚴德忠告訴記者,當前湖北冬小麥已開始零星收割,冬油菜正大面積收割,預計5月中旬開始大量上市。
據了解,由于湖北、安徽等地近年來大力推廣稻麥、稻油輪茬種植,預計這些地區新季冬小麥總產量較為樂觀、油菜籽總產量增加。
“我們近日對河南南部及湖北多地冬小麥長勢進行了調研,整體不如去年同期,但種植面積高于去年,預計冬小麥總產量不降反增。”湖北省小麥、玉米貿易商徐章和劉俊介紹,河南南部及湖北多地冬小麥、冬油菜不同區域間的長勢差別明顯,但只要澆過水的冬小麥,長勢均較好。
河南開封市糧商黃鵬告訴記者,當地冬小麥整體長勢較好,部分地塊受旱。如果收獲季不出現陰雨連綿的天氣,預計新季小麥品質、單產較好。
河南濮陽市糧商孔維川表示,當前河南水澆地冬小麥長勢特別好,預計單產、品質超預期,干旱對整體市場的影響有限。
河北邢臺市小麥加工商魏彥紅告訴記者,眼下,河北省冬小麥整體長勢較好,預計單產、品質好于去年。
據記者了解,目前湖北等地冬小麥開始收割,新麥零星上市,收購價不及預期。
豆粕價格走低
5月前后,國內豆粕期現貨價格走出了一波幅度較大的先漲后跌行情。市場人士表示,在玉米、小麥價格走高之際,豆粕價格依然不斷走低,導致國內雜粕價格同步下滑,玉米價格上行持續性存疑。另外,國產油菜籽即將大量上市,不利于豆粕價格止跌。
市場機構的監測數據顯示,5月我國大豆進口到港量預計為1200萬噸,6月預計為1100萬噸;預計5月我國主要油廠大豆壓榨量為830萬噸,較4月的540萬噸增長53.7%。目前內地主流豆粕市場報價已經跌至3500元/噸左右,較4月底大幅回落500元/噸左右,同時沿海地區報價已跌至3100元/噸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