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傳統的“金三銀四”剛剛過去,在一系列政策持續影響下,全國多地特別是一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延續回暖趨勢。進入5月,購房者對好房子、公積金房貸利率等新規和新政充滿期待,多個政策“組合拳”有望助力樓市延續熱度。
成交量保持高位
多家機構的數據顯示,今年4月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四個一線城市的商品房成交量繼續保持高位。
據北京市住建委的數據,截至4月28日北京當月新房成交近3137套,二手房成交近14066套。
據上海市房地產交易中心的數據,截至4月26日,上海當月新房成交近8737套,二手房成交再度突破兩萬套大關。
廣州市房地產中介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4月(統計周期為3月26日至4月25日)廣州二手住宅共網簽10312套。
深圳市房地產中介協會統計的數據顯示,4月深圳二手房錄得量(以二手房買賣合同發起時間為口徑統計的數據,并非最終成交套數)為6597套,同比增長33.5%;全市預售新房共成交2845套,同比增長0.7%。
不過,雖然一線城市的樓市在4月表現不俗,但與3月相比,大部分城市的成交量環比有所下降。“4月二手房市場的表現好于去年同期,但開始逐步回歸常態,咨詢、帶看量和成交量與3月相比回落了一些,性價比高的‘筍盤’才會比較容易成交。”在深圳福田區從事中介工作的陳經理對記者表示,“3月市場疊加了學區房的需求,4月的市場需求強度相比就會有所下降。盡管‘五一’假期的市場表現不錯,但多數購房者還是會期待更大的‘讓利空間’,也期待更多的刺激政策落地。”
刺激剛需購房需求
5月7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關于下調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的通知稱,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25年5月8日起,下調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0.25個百分點。據悉,此次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調整范圍既包括新發放的住房公積金貸款,也包括存量住房公積金貸款。此外,為實施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加力支持實體經濟,從2025年5月8日起,公開市場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由此前的1.50%調整為1.40%。據悉,此舉預計將帶動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同步下行約0.1個百分點。
(購房者在咨詢房貸新政。吳家明/攝 )
在深圳羅湖區一處新房營銷中心,記者與多位購房者交談發現,多數購房者認為房貸成本進一步下降會提振自己的購房信心,但還是希望公積金貸款利率能夠進一步擴大與商貸利率的利差。“我們關注房子已經有半年多的時間,發現價格相對穩定,現在公積金貸款額度增多,月供壓力減小,所以我們也開始行動了。”有購房者表示。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表示:“樓市的需求主體是剛需剛改群體,他們對房價、成本比較敏感。此次政策變動為銀行釋放低成本資金,有望進一步刺激這部分群體的購房需求,在樓市‘小陽春’后形成托舉,延續良好勢頭。”
分化仍是市場主旋律
除此之外,一些城市根據市場的變化,不斷調整和優化相關政策。例如,中山市近日發布通知提出,2025年5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凡在中山市購買新建商品住房,在繳納契稅后給予購房款5‰的電子消費券補貼。記者梳理發現,多地在近期推出樓市新政,包括提高住房公積金最高貸款額度、為多子女家庭發放購房補貼、加大“以舊換新”收購力度等措施。
此外,隨著國家標準《住宅建筑規范》的實施,越來越多主打“好房子”的項目成為近期樓市熱點,吸引了不少購房者,這些項目也為購房者提供了更多選擇。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的報告指出,隨著《住宅項目規范》的落地實施,一系列與之相關的工作都需要積極跟進,尤其是針對此類領域涉及的購房政策、營銷政策及配套措施等。深圳市房地產中介協會認為,隨著5月更多新規設計的優質項目入市,房源品質進一步提升,將會吸引更多購房者關注。
展望5月,中指研究院指出,在房企促銷、好房子供應增加及政策利好預期帶動下,核心城市新房銷售有望得到支撐,但分化仍是市場主旋律;二手房在學區需求階段性釋放后,短期市場成交環比或出現一定回落。此外,外向型經濟城市可能面臨階段性壓力,居民購房節奏或受到影響,需關注市場變化。
校對:祝甜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