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公募前4個月的業績表現出爐,重倉機器人和創新藥這兩大賽道的基金業績靠前。
在剛剛過去的一個月,權益市場經歷了一波震蕩調整,盡管重倉機器人賽道的基金凈值波動較大,但還是守住了領跑全市場基金的業績表現。同時,隨著創新藥板塊的反彈,重倉該板塊的基金凈值大幅回暖。
受訪人士認為,盡管市場波動加劇,但機器人相關賽道依舊有豐富的投資機會,已經反彈的創新藥板塊仍然有較大成長空間,但投資者需要警惕估值泡沫的風險。
兩類主題領漲
Wind數據顯示,截至4月30日,股票型基金方面,年內業績暫居第一的依舊是提前重倉人形機器人板塊的平安先進制造主題。而年內業績排在該基金后面的十幾只基金,均與醫藥相關。其中,中銀大健康、華安醫藥生物、平安醫藥精選年內凈值漲幅均超過40%,嘉實互融精選、富國醫藥創新、東方紅醫療升級、銀華港股通創新藥ETF等多只醫藥相關基金凈值漲幅均超過30%。
混合型基金方面,依舊是重倉人形機器人板塊的鵬華碳中和主題年內業績領跑同類。記者注意到,重倉此類板塊且業績居前的基金數量相對較多,最高1只年內凈值漲幅超過60%,多只年內凈值漲幅超過50%。另外,也有1只醫藥主題基金——長城醫藥產業精選年內凈值漲幅超過50%,諾安精選價值、永贏醫藥創新智選、中銀創新醫療等基金年內凈值漲幅超過40%。
從醫藥股的表現來看,截至4月底,有多只科創板上市的醫藥企業年內股價漲幅超過50%,漲幅暫居第一的創新藥企業一品紅在一季度末被39只公募基金重倉持有,包括長城基金、富國基金、景順長城基金旗下多只基金。年內漲幅居前的澤璟制藥在一季度末被廣發、匯添富、博時基金等公司旗下多只基金重倉。
諾安精選價值基金經理唐晨對創新藥板塊保持高倉位的理由是,一季度創新藥板塊在政策、業績、市場風格等多重因素共振下表現較好。
嘉實互融精選基金經理重倉醫藥板塊的理由是,板塊有望逐步走出底部,具有長期投資價值。并且,從中長期看,中國創新藥產業有望全球化發展,仍有非常大的成長空間。
從上述業績表現來看,人形機器人和創新藥已然成為當下表現最好的板塊,前者讓多只基金異軍突起,后者則讓沉寂多年的醫藥主題基金重回“春天”。不過,板塊表現已出現明顯分化,前4個月的基金業績也呈現出顯著的差異。據《國際金融報》記者統計,股票型基金中,有113只基金年內凈值漲超20%,有231只基金年內凈值跌超10%;混合型基金中,有208只基金年內凈值漲超20%,有200只基金年內凈值跌超10%(份額分開計算)。在跌幅居前的基金中,其重倉板塊主要包括煤炭、光伏等。
仍有結構性機會
今年以來,人形機器人板塊已被多位基金經理看好,眾多基金在一季度押注了相關賽道。
排排網財富理財師姚旭升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主要原因有三方面:一是今年被認為是具身智能發展的“量產元年”,機器人賽道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進步,機器人在制造業、醫療、服務等多個領域的應用前景廣闊。二是機器人賽道涵蓋了從硬件制造到軟件開發、從核心零部件到系統集成等多個環節,為基金提供了豐富的投資機會,分享行業發展的紅利。三是國內政策端對機器人產業的扶持力度持續加碼,多地政府紛紛出臺政策支持機器人產業的發展。
但也有業內人士在近期提出,基金押注人形機器人這類成長賽道可能會存在一定風險。例如,近期反彈的創新藥板塊曾被多只醫藥主題基金重倉,這些基金也因板塊調整經歷了長期的低迷表現。
姚旭升指出,4月份市場波動較大,權益基金整體表現不佳,部分基金凈值回撤較大。“盡管市場整體波動較大,但科技成長方向的機器人、AI算力等領域還是出現了一些結構性機會”。
對于創新藥板塊的較大反彈,泰石投資董事總經理韓瑋認為,主要得益于政策紅利釋放與盈利改善的雙輪驅動。由于投資人對人形機器人商業化前景存在分歧,導致短期投資情緒波動,這也促使部分資金轉向確定性更高的創新藥板塊。
韓瑋指出,在全球老齡化進程加速和人工智能巨大產業革命的背景下,未來市場仍將關注創新藥和人形機器人這兩大方向。然而,投資者需警惕此類技術革命型行業所固有的風險,以及個股估值可能出現泡沫的風險。對于短線資金而言,不宜盲目跟風。
在市場波動較大的情況下,姚旭升表示,高股息的防御性資產可以提供一定的安全墊,比如,銀行、電力等高股息板塊,可能會受到更多穩健型投資者的青睞。此外,消費板塊估值處于歷史低位,可以關注順周期消費品,以及受益于財政補貼政策的家電、汽車等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