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晚間,針對近日網傳的“零跑汽車董事長朱江明2024年薪811.9萬元”,朱江明在個人視頻號發布了一段接受采訪的視頻。
視頻中,朱江明稱自己當前年薪為8萬元,僅用于每月繳納社保,與網傳年薪811.9萬元信息不符。
朱江明還透露,從創立零跑到現在,自己總共領的薪酬可能不到200萬元。
零跑汽車是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科技型智能電動汽車品牌,成立于2015年12月。2019年,零跑汽車被評選為獨角獸企業。5月1日,零跑汽車公布的最新交付數據顯示:4月交付量41039輛,同比增長173%。
圖片來源:朱江明個人視頻號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理想汽車的董事長、CEO也因天價薪酬引發關注。
有媒體梳理國內部分車企2024年年報,總結了車企高管的薪酬水平。其中,理想汽車董事長、CEO李想的“年薪”為6.39億元,遠超理想汽車執行董事兼總裁馬東輝與首席財務官李鐵等其他高管。該數據一出,隨即引發行業熱議,相關話題沖上微博熱搜。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李想6.39億元的“年薪”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266.5萬元的年薪,另一部分是因公司在2024年達到交付50萬輛的目標而觸發的期權激勵,產生超6.36億元的激勵費用。
對此,理想汽車方面回應稱,事實上,李想2024年全部實際薪酬為266萬元。目前披露的6.39億元屬于公司按照美股上市公司(美國會計準則)對于期權的特殊記會計費用方式,不是李想的實際薪資收益。根據理想的股票激勵計劃,李想如果想拿到這筆激勵費用,除需要完成公司設定的銷量目標外,還需要額外支付29.26美元/ADS(美股1ADS=港股2股A類普通股,即1:2的對應關系,目前市場股價約為25美元/ADS)。這意味著,以5月6日美股收盤價格25.68美元計算,李想若要執行該期權方案,不僅沒有任何收益,還需要倒貼3200萬美元,相當于人民幣2.3億元。
據《財經》報道,中國證券業協會投資銀行業專業委員會委員、“榮正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合伙人鄭培敏表示,在 A 股市場,薪酬披露主要遵循有關部門頒布的年度報告的內容與格式指引。按照這一準則,A 股上市公司所披露的高管薪酬,通常僅涵蓋基本工資、績效獎金這類現金收入。準則特意要求 “將獲得的股權激勵按照可行權股數、已行權數量、行權價以及報告期末市價單獨列示”,這表明股權激勵部分并不被納入 A 股年報所呈現的高管年薪之中。所以,大眾在 A 股公司年報里看到的高管薪酬,并非高管從公司獲取的全部經濟收益。
港股上市公司披露的高管薪酬,包含薪金及獎金,還有容易引發誤解的股份支付薪酬。這里要明確的是,股份支付薪酬并不是公司實際的現金支出,但卻會在薪酬披露中有所體現。“股份支付費用” 常常被外界錯誤地當作高管實際到手的現金收入。實際上,“股份支付”只是一個會計上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