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賀覺淵
據新華社報道,財政部部長藍佛安日前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5年年會上表示,今年將聚焦高質量發展的薄弱環節和經濟循環中的堵點難點,加大支持力度。同時,把握好政策節奏,對已經確定的政策能早盡早出臺,讓政策實施與市場預期更加匹配,增強各方面獲得感。
藍佛安指出,2025年黨中央明確要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持續用力、更加給力,這是在去年9月26日一攬子增量政策基礎上,對財政政策的進一步深化提升。今年實施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一個鮮明特點是統籌用好政府債券、財政貼息、專項資金、稅費優惠等各類政策工具,并加強與貨幣、就業、產業、區域等政策的協同,打好政策的“組合拳”。
對于財政政策的著力點,藍佛安表示,首要任務是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今年共安排超長期特別國債3000億元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比上年增加1500億元。“資金規模比去年翻了一番,有助于直接降低消費者購物成本,并注重惠民生和促消費相結合,通過提高養老金水平、發放醫療補貼等方式,不斷增強居民消費能力和意愿。”
在支持擴大有效投資方面,藍佛安指出,今年財政資金量較大,不同渠道資金統籌安排各有側重,并建立專項債券管理新機制,讓地方政府有更多自主權。同時著力調動民間投資的積極性,撬動更廣泛的社會投資持續增長。
在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方面,藍佛安表示,中央財政將強化對教育、科技和人才的支持,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完善財政科技經費分配和管理體制機制,全力支持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推動“人工智能+”行動。
對于海外關切的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問題,藍佛安表示,將按照科學分類、精準置換的原則,進一步做好隱性債務置換工作,確保早發力早見效。同時加快推進地方融資平臺市場化轉型,進一步阻斷新增隱性債務的渠道。
藍佛安強調,隨著去年四季度一攬子增量政策效果持續釋放,疊加今年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等宏觀政策,中國經濟一定能夠持續向好,在復雜多變環境中穩健前行。財政部將密切關注國內外形勢發展變化,充實完備政策工具箱,有力有效應對前進道路上的風險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