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綜指產品再迎擴容!
3月27日,11只科創綜指場外指數增強基金和3只場外指數基金正式拿到監管批文。具體來看,這一批產品均在2月28日上報,其中博道基金、博時基金、富國基金、國聯基金、華商基金、大成基金、天弘基金、安信基金、泰康基金、國泰君安資管、國投瑞銀基金等11家公司上報了科創綜指增強基金,永贏基金、中歐基金、長城基金3家公司上報了科創綜指場外指數基金。
科創綜指是今年初發布的重要寬基指數,目前已有46只產品上報,已發行成立產品最新合計規模超過200億元。從指數發布到產品密集落地,科創綜指正以“加速度”成為資本市場服務科技創新的重要抓手。這一批產品的獲批。標志著科創板指數化投資工具進一步擴容,為投資者布局硬科技賽道提供了更豐富的選擇。
14家基金公司旗下科創綜指相關基金今日獲批
今年2月27日至2月28日,華夏基金、易方達基金、華泰柏瑞基金、南方基金、博時基金、國泰基金、匯添富基金、天弘基金、鵬華基金、招商基金、建信基金上報了上證科創板綜合ETF聯接基金;富國基金、工銀瑞信基金、景順長城基金上報了上證科創板綜合價格ETF聯接基金。
除ETF聯接基金外,此次新上報的科創綜指相關指數產品還包括場外的指數型基金、指數增強型基金。其中,中歐基金、長城基金上報了上證科創板綜合指數基金,永贏基金上報上證科創板綜合價格指數基金;天弘基金、大成基金、國聯基金、泰康基金、博道基金、華商基金、安信基金上報了上證科創板綜合指數增強基金,富國基金、博時基金、國泰君安資管、國投瑞銀基金上報了上證科創板綜合價格指數增強基金。
3月27日,博道、博時、富國、國聯、華商、大成、天弘、安信、泰康、國君資管、國投瑞銀、永贏、中歐、長城旗下科創綜指場外指數基金獲批。
博道基金認為,科創綜指非常適合做指增基金,許多特征為量化模型挖掘潛在的超額收益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一是豐富的投資標的:科創綜指樣本股眾多,覆蓋565只個股,占科創板上市企業的97%。
二是市值風格分散:科創綜指成份股在大中小各市值區間均有分布,成份股總市值平均值和中位數分別為126億元和48億元,與科創板全市場基本一致。
三是行業分布多元:科創綜指重點覆蓋電子、醫藥生物、電力設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兼顧計算機、軍工等高成長領域,相較科創50、科創100、科創200指數更為均衡、分散和多元。
四是權重股集中度低,分布分散:前十大成份股集中度低,最大權重僅4.91%,前5大成份股權重16.22%,前十大成份股權重23.34%。
五是高波動與高成長潛力:科創板企業大多處于成長期,具有較高的成長潛力,但同時也伴隨著較高的股價波動。
科創綜合價格指數相關產品合計規模已超200億
今年1月8日,上交所與中證指數公司聯合發布上證科創板綜合指數(簡稱“科創綜指”),該指數覆蓋科創板97%的市值,囊括半導體、生物醫藥、高端裝備等核心科技領域,被業內視為科創板“全景圖”。
僅3個交易日后,易方達、華夏、華泰柏瑞等12家基金公司便火速上報首批跟蹤該指數的ETF產品,并于1月22日獲批,2月17日開啟發行,2月27日全部結募,合計募資超220億元。
關于科創綜指基金如此火熱的原因,易方達基金指數研究部總經理龐亞平表示,科創綜指是科創板的又一重要核心指數,定位于綜合指數,對科創板的市值覆蓋度高達約97%,可以較好表征科創板市場整體表現。科創綜指的推出,為投資者布局“硬科技”發展機遇提供了新的優質工具,有望助力資金向創新領域聚集,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暢通“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
華泰柏瑞基金表示,科創綜指的推出,一方面與現有科創板規模指數形成互補,進一步覆蓋科創50、科創100以及科創200指數未能囊括的200余只具備高成長潛力的科創板小市值企業;另一方面也為觀察和投資科創板提供了客觀有力的“參考坐標”和投資工具,有望吸引更多資金關注“硬科技”產業。
進入2月,科創綜指相關產品申報熱潮持續升溫。25家基金公司集體上報28只科創綜指指數基金,其中既有聯接基金,也有增強型指數基金。博道、富國、博時、大成、天弘、國聯等11家基金公司申報的增強型產品,正是此次獲批的首批科創綜指增強基金。
華夏基金表示,科創綜指相關指數產品或許正是中國科技力量不斷壯大和成熟的見證者,今后也將反映中國企業在全球科技舞臺上從跟隨到并跑,再到領跑的轉變軌跡。隨著中國經濟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硬科技”將成為未來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科創板企業所處的新興科技領域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較高的成長潛力。
上交所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跟蹤科創板相關寬基指數的產品規模已達2087億元,占科創板整體自由流通市值比例達7.15%。據上交所披露,截至2024年年底,科創板已成為A股指數化投資比例最高的板塊。
校對:彭其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