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晚間,北方銅業(000737)發布2025年一季報,公司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68.38億元,同比增長23.56%;實現歸母凈利潤3.71億元,同比增長57.29%,這一業績增速超出市場此前預期。
一季報業績增速領跑同行
北方銅業今年一季度的業績增速堪稱亮眼,在截至目前已發布一季報的同行公司中排名前列,展現出公司高速增長的爆發勢頭。
前不久,北方銅業公布的2024年年報顯示,公司去年實現營收241.07億元,同比增長156.60%,首次突破200億元大關;實現歸母凈利潤6.13億元,同比基本持平。
在2024年度的分配方案中,北方銅業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1.10元(含稅),合計分配現金股利2.10億元。事實上,北方銅業過往一直保持著穩定分紅的預期,彰顯出公司的盈利質量與長期信心。
資源壁壘疊加科技創新打造護城河
資料顯示,北方銅業主營銅金屬的開采、選礦、冶煉及壓延加工等,自有一座大型地下礦山銅礦峪礦,年處理礦量900萬噸、自產銅含量4.3萬噸;另外還擁有兩家冶煉廠,合計年處理銅精礦量130萬噸,公司的業務覆蓋銅業務主要產業鏈,是具有深厚行業積淀的有色金屬企業。
公司主要產品包括陰極銅、金錠、銀錠、銅合金帶材及壓延銅箔,副產品為硫酸、海綿金、海綿鈀等,其中陰極銅產能32萬噸/年,硫酸產能122萬噸/年,銅合金帶材產能2.5萬噸/年,壓延銅箔產能5000噸/年。
在資源儲量方面,北方銅業是國內銅礦資源儲量較大的企業之一,截至2024年底,銅礦峪礦保有銅礦石資源量為21270.8萬噸,銅金屬量129.8686萬噸,平均品位0.61%。
值得一提的是,銅礦峪礦引進創新自然崩落法采礦技術,開采成本接近露天開采,各項經濟技術指標在行業領先。同時,公司正在積極推進銅礦峪礦現有采礦權底部80米標高以下深部資源勘探,進一步延長服務年限。
雖然身處傳統有色行業,北方銅業仍高度重視科技創新。2024年,公司研發投入2.76億元,開展了多項研發項目,如侯馬北銅富氧側吹熔、銅礦峪礦5G+智慧礦山應用技術研究等。
報告期內,北方銅業共開展科技計劃項目23項,獲得授權實用新型專利21項。公司銅基新材料山西省重點實驗室高標準建成,開展自主立項項目4項,開放課題6項,申請發明專利4項、實用新型專利5項,發表學術論文11篇,其中3篇被SCI收錄。在當下傳統采礦行業逐步向“智慧礦業”轉型的背景下,北方銅業的資源優勢和科技創新正為公司打下堅實的“護城河”。
打造一體化產業鏈
近年來,北方銅業正持續打造從勘探、開采、選礦、冶煉到深加工的一體化產業鏈,一體化的銅產業鏈布局有利于降低公司整體的運營風險,減少產業鏈上各環節由于市場變化所引起的業績波動,提高公司的抗風險能力。同時,一體化的布局也有助于公司在產業鏈上打造新的業績增長點。
年報顯示,2024年,北方銅業新建高性能壓延銅帶箔和覆銅板項目打通富氧韌銅、黑化處理箔等生產工藝,全力拓展市場,取得汽車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等證書;侯馬北銅年處理銅精礦80萬噸綜合回收項目試生產穩定運行,主要工藝技術指標全部達標,熔煉渣含銅、吹煉渣含銅等指標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經營實現盈利,新工藝、新裝備優勢逐漸凸顯。
據北方銅業此前在互動平臺上介紹,公司的壓延銅箔主要應用于電腦、5G通訊、汽車電子、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領域。業內分析認為,這些新興賽道的旺盛需求有望顯著提升公司當前的產品附加值,并貢獻新的利潤增長點。
對于未來的發展規劃,北方銅業表示,公司將加快推進數智化轉型,加大科技投入,加強科技創新。依托重點實驗室、技術中心等科研平臺,以中高端、高附加值產品為方向,在銅板帶箔等新興產業開展研發創新,形成差異化、特色化的核心技術和產品,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將公司全方位打造為有色金屬行業一流標桿企業。(CIS)
校對:蘇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