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集團CEO吳泳銘5月9日在內網論壇發帖,多次提到AI、創業等關鍵詞。吳泳銘表示,AI科技革命將給人類社會帶來深遠復雜的改變,風險與機遇并存。
阿里積累的技術、人才和資源,是面向新時代的優勢,但AI跨代際的創新也會瞬間將以往的優勢變為劣勢甚至桎梏。“我們必須抱著從零開始的心態,像創業公司一樣思考,從中創造機遇,否則我們面臨的只會是風險。”
本周,1:1復刻阿里創業起點的“湖畔小屋”在阿里巴巴杭州全球總部亮相,吳泳銘表示,“它代表阿里巴巴永不止息的創業精神、永遠對創新的追求。選擇現在將它搬進全球總部,不是為了懷舊,而是要提醒我們所有人,今天阿里依然在創業。”
5月10日是第21個“阿里日”。吳泳銘表示,阿里的基因里沒有“守成”,只有“創造”。阿里人,回歸初心,重新創業。
運用AI技術重塑組織運作方式和提升效率
過去兩年,阿里巴巴主動變革,圍繞“用戶為先、AI驅動”的戰略主線,對業務方向進行了重新聚焦和優先級的重組。吳泳銘表示,接下來集團將以飽和式投入的打法,聚焦于幾大核心戰役。這幾個關鍵戰役將由多個業務方參與,發揮各自優勢和長項。我們會選擇長期和全局的價值而非短期局部價值,以全局價值最優來制定集團各業務的協同策略。
吳泳銘說,AI技術革命,讓阿里多樣化的產品和服務有機會產生更大協同效應,具備創造全新用戶體驗和價值的機會。如何運用AI技術重塑組織運作方式和提升效率也尤為重要。“我們會在工具支持、組織保障、考核機制上全力保障,讓改變不僅落于口頭。”
此前,阿里巴巴登頂全球開源模型。4月29日,阿里巴巴開源了備受期待的新一代通義千問模型Qwen3(簡稱“千問3”),在GPQA、AIME24/25、LiveCodeBench等多個權威基準測試中全面超越R1、OpenAI-o1等全球頂尖模型,表現出極具競爭力的結果,登頂全球開源模型。
目前,AI產業已將關注點從模型訓練轉向以智能體為核心的AI應用,性能更強、成本更優的模型將有越來越大的應用價值。通義千問團隊表示:“千問3的發布和開源將極大地推動大型基礎模型的研究與開發。我們的目標是為全球的研究人員、開發者和組織賦能,幫助他們利用這些前沿模型構建創新解決方案。”
“我們不能沉迷于過去的成功,要丟掉路徑依賴,打破組織慣性,超越內部視角。阿里歷史上顛覆性的創新,恰恰都是打破常規,選擇了艱難且少有人走的路。”吳泳銘表示,“重新創業路上,唯一不能變的是初心:幫助解決社會問題,創造客戶價值,站在未來思考。淘寶、支付寶、阿里云……事實不止一次證明,當我們幫別人解決了問題,自己發展也就不會太差。”
阿里巴巴“朋友圈”擴容
3月下旬以來,阿里巴巴和各方深化戰略合作的消息接連不斷。在這些合作協議中,AI、算力基建、大模型等成為高頻關鍵詞。
4月24日上午,長沙市與阿里巴巴集團簽署“2+6”系列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長沙市政府與阿里云智能集團、淘天集團將在全球研發中心城市建設、打造國家數據標注基地、促進“文化+科技”融合發展、共建數字基礎設施、擴大服務消費等領域開展務實合作。
此外,長沙市商務局與阿里巴巴國際站,長沙市數據局、長沙數字集團與阿里云,長沙經開區與阿里巴巴速賣通,長沙縣人民政府與阿里本地生活,芙蓉實驗室、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與阿里云將開展相關專項合作。
此前,阿里巴巴還與浙江省政府、中國移動、寶馬集團、中國聯通等官宣了戰略合作。例如,阿里和寶馬的合作,主要聚焦在AI大模型、智能語音交互等前沿技術領域。基于通義大模型和斑馬元神AI,全新寶馬智能個人助理采用寶馬與阿里共同開發的AI引擎,計劃搭載于中國生產的寶馬新世代系列車型上,預計2026年在中國市場交付。
今年2月,阿里巴巴宣布未來三年投入超3800億元建設云和AI硬件基礎設施。吳泳銘說:“AI爆發遠超預期,國內科技產業方興未艾,潛力巨大。阿里巴巴將不遺余力加速云和AI硬件基礎設施建設,助推全行業生態發展。”
校對:彭其華